实用范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5-04-07 08:20:04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此文共7227字]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由的会员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以下6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

下面由的作者为你提供《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

2

第2篇:《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

给你一篇《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3个,会认的字有5个,其中有一个多音字。生字教学中,采取集中教学的方式,先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分类,再指导书写,如:“操、均”是左窄右宽,“占、叠、茎”上窄下宽。“曲”是多音字,让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读音,了解不同读音对应的字义,并能够分别组词。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用词丰富,语言生动。在教学中,要突出“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构造以及功能。同时,在读中让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基本写法,为本单元习作练习打下基础。

3、表达运用

锻炼学生的表达很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我知道了……”这样的句式谈谈感悟和启示。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2)自学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握“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

1、同学们,大家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爬山虎)你们知道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吗?肯定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种植物,看看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

(板书:爬山虎的脚)

2、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出示预习中搜集到的有关叶圣陶的资料,并向大家介绍一下,看谁介绍得最全面、简洁。

课件出示: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设计意图:

用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出示有关作者的资料,一方面检查预习情况,另一方面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识记这些生字,并把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大家分享。

课件出示:

虎操占嫩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1)生识记生字,师引导识字:我们可以把这些生字分类来记。

左右结构:操嫩顺均隙柄瞧

上下结构:占叠茎萎

全包围结构:固

半包围结构:虎

(2)教师指导书写:“操、均”是左窄右宽,“占、叠、茎”上窄下宽。

(3)本课要求掌握多音字“曲”,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qū”和“qǔ”,要注意区分不同读音对应的意思。

3、分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

4、教师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情况。

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夯实字词基础,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三、把握内容,理清顺序

1、课件出示问题,把握写作对象。

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2、生自由朗读课文,根据问题,在文中作出标记。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4、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概括爬山虎叶子、脚的特点。

课件出示:

(1)认真观察叶子,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脚又有什么特点。

(2)读一读描写叶子的段落,体会叶子的特点。读一读描写脚的段落,体会脚的特点。

(板书:叶子脚)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写作重点,进而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认清字形,将每个生字书写三遍。

2、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设计意图:

让学生书写生字,有助于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熟读课文,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重点学习第2~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深入了解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神奇之处。

设计意图:

总结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二、精读课文

1、赏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1)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问题。

(2)指名 ……此处隐藏2623个字……级语文教案

关于《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的写法与格式,请参考本文。

教学内容:

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色:嫩红(灰色)

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

第6篇:《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

有时候找一篇范文真的好难,可为你提供一站式文章服务,比如这篇《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教材简析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教学挂图,将读文与看图结合起来。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 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挂图:爬山虎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墙壁上爬着的一种绿色的植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吗?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爬山虎

二、初读感知3、

1、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小结过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写得美?你喜欢哪些句子?

3、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4、老师指导读出美感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

5、拓展

为什么作者能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这么美呢?思考: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

6、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爬满墙,这跟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四、学习本课生字。

1、读生字词。

2、注意易错的字。

的小编希望以上6篇《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能够帮到你,当然,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看更多《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范文。

《《爬山虎的脚》四年级语文教案[此文共722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文秘课堂网 www.youdianweid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