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局卫生工作汇报
卫生局卫生工作汇报
xx卫生事业沐浴着改革发展的东风,承载着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的重托,全体卫生人以公共卫生为中心,以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为主线,以实施民生工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完善医疗保障,继续深化卫生改革,奋力改善人居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基本情况
医疗机构。全区现有各类注册医疗机构x户、开设病床x张,其中城区医疗机构2家、病床x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个,社区卫生服务站x个。在农村,有中心卫生院x个、病床x张;乡镇卫生院x个、病床x5张;村卫生室x个,个体私营医疗机构x家。
医务人员。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x人,其中区级x人,中心卫生院x人,乡镇卫生院x人,村卫生室x人,私营医疗机构x人;大专以上x人,中专x人,中专以下x人;有高称x人,中称x5人,初称x人;有执业医师x人,执业助理医师x人,注册护士x人,医技人员x人,公共卫生人员x人,村卫生人员x人。
基础设施。全区医疗机构占地面积xm2,建筑面积xm2;有医疗设备总额x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x台(件)、x万元。
二、主要措施
(一)抓班子,带队伍,保障卫生事业科学发展。始终把班子建设当作关键性的大事来抓,围绕提高执政能力,高标准,严要求。强化组织建设,调强配优各级领导班子;强化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系和核心制度;强化作风建设,班子成员担当“务实大臣”;强化思想建设,纯洁干部职工思想,局机关连续五年获得“四好班子”殊荣。实施走出去、请进来、传帮带和人才引进战略,造就了一支思想素质好,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精,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的卫生人才队伍,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抓规划,谋长远,确保卫生事业有序推进。在广泛深入调研和借鉴学习其他兄弟区县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在“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中长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同时,结合xx卫生工作实际和当年相关卫生政策,及时修订和下达目标任务,保障卫生事业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推进。
(三)抓体制,建机制,消除卫生事业发展阻碍。一是按照“借市发展,为市服务”的发展理念,理顺了市、区卫生管理体制;二是将乡镇卫生院全部上划管理,建立了卫生事业“区办区管”的管理格局;三是拆分了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理清了疾病控制与卫生监督体系;四是完成了卫生行政区划调整和人、财、物划转,收回了园区卫生管理事权。五是完善了内部运行机制,推进了“上岗靠竞争、分配靠贡献、管理靠合同”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起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搭建了强化岗位、突出业绩、向优秀人才及高科技含量、高风险和关键岗位倾斜有竞争、有激励的收入分配格局。
(四)抓机遇,上项目,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拉动内需、灾后重建、新医改实施和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等契机,把项目建设做为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来抓,千方百计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近三年共争取项目资金4290亿元,提前两年完成了两轮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五)抓重点,促提高,开创卫生事业新局面。
卫生体系健全完善。在农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危重疾病得到及时救治;在城区,实现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而今,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遍布xx城乡,为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卫生应急显著提高。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和组织体系,保障了应急物质储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实战能力。有效狙击了非典、人感染猪链球菌和流脑疫情,成功扑灭了禽流感、甲流感、甲肝和不明原因腹泻疫情,沉着应对了5.12特大地震医疗救治和堰塞湖过水疫情防控,有效救治了食物中物、桂花大桥特大交通事故、老池山体自然滑坡伤人等卫生突发事件。
健康保障无缝覆盖。继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又顺利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对特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加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实现了健康保障的无缝覆盖,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参合积极性空前,参合率达x%,住院报付比达x%,门诊报付比达86%,xx人民看病不再难,也不再贵。
卫生改革勇力潮头。在顺利完成第一轮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后,又加紧实施第二轮医药卫生管理体系改革,按照“四梁八柱”的改革模式,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建立了区域医疗共同体和乡村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100%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开,实现100%配备基本药物,100%使用基本药物;实现绩效工资制改革,建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
卫生城市成功创建。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目标,坚持以健康教育为重点,以城郊结合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和“五小”行业整治为突破口,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强势推进各项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爱卫办两次暗访、技术考核评估和综合验收,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了xx人居环境。
三、主要问题
一是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城乡差距过大,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与浪费并存。虽然在我区范围内卫生资源总量充足且优质,但90%以上的优质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区,隶属于市级管理,城区卫生资源过剩且竞争激烈。
二是三级卫生服务网底脆弱无保障。在收回管理的永兴、仁里片区,现还有个别村没有卫生室;且政府对村卫生室人员保障措施不足。
三是社区卫生体制不明确。由我区建设和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仅5个,其他隶属于市局管理和建设,与我区街道管理不一致,给卫生工作的管理和发展带来诸多不便。
四是卫生技术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医疗设施设备陈旧,服务能力不强。特别是新农合开展后,各医疗机构业务激增,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还没有完全跟上。
四、对策建议
(一)以建设卫生强区为目标,实现我区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着眼于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实现卫生强区的领先性、公平性、互动性和社会性,促进卫生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二)增加政府对卫生的投入,保障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强化政府在卫生工作中的职能职责,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大卫生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的均衡发展、公平可及,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
(三)整合卫生资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对卫生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搞好卫生资源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卫生资源 ……此处隐藏9715个字……通道、加大健教宣传力度,成功防控了2014年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手足口病疫情,开展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和xxx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的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现将我区卫生应急工作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结合xxx区实际,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区长任指挥长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下设卫生应急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卫生局负责人担任;区卫生局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组建了 1
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杀组、疾病诊疗专家组、食物中毒应急组等相关专业组织。
二、完善预案,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xxx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xxx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对辖区行政区域内突发的严重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和自然发生的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员伤亡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作出了全面的应急准备。相继制定了《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危急重患者处置预案》、《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置及重大疾病的救治预案》、《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等,制定《xxx区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明确了区卫生局、区卫生应急办公室、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区属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乡村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以城市社区和农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xxx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三、制订规划,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制定出台《2014~2014年xxx区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开展包括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干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医疗救治人员、卫生监督执法和职业病防治人员、卫生应急师资队伍等应急专业队伍培训,组建xxx区卫生应急培训师
资队伍,成立了由卫生管理、执法监督、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检验检测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小组。同时,成立艾滋病干预工作队、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应急处置技术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杀组等专门的技术组。组织开展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传染病管理、预防、治疗等相关知识为重点的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累计培训区级应急人员800人次,乡级应急人员105人次,开展演练5次,增强了医务人员对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卫生人员的应急知识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四、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确保信息畅通
2014年,为xxx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小组配备了4辆救护车。建立了以市120为急救中心,xxx区中医院、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区铁路医院和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补充的三级急救网络,确定xxx市传染病医院为重大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其他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参与救治。如遇突发公共事件,可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五、开展监测预警,提高服务能力
建立覆盖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区卫生服务机构、采供血机构(xxx区中心血站)、综合医疗机构、专科医院在内的19个传染病网络直报网点,实现了市、区、乡(镇)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的
信息联网。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加强儿科住院病房建设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区疾控中心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千里山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门诊、规范了肠道门诊,村卫生室加强了传染病人的报告、登记、转诊能力建设。通过对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多次传染病防治工作督查和对卫生应急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了辖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六、加大执法力度,落实管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及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各传染病网络直报网点的疫情报告检查,开展学校卫生、集体供餐、餐饮具消毒、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个体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预防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七、完善物资保障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位
医疗救援和疾病预防控制的物资储备库分别设在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区中医院、铁路医院、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适时适量储备必需的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消杀药品等物资。2014年,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区政府投入了100多万
元,紧急购置了甲流防控物资,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为打赢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战提供了物资保障。
八、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针对我区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2014年以来,累计举办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班23期、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班30期、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150期,开展大型街头宣传活动20次、张贴宣传画1万张,广泛开展以传染病防控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强化公众卫生意识。
九、开展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2014年8月,xxx市第二届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及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在xxx区举办,为保证会议及赛事的顺利进行,确保参会人员的医疗卫生安全,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卫生局的统一安排,区卫生局全力组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做好“两个文明现场会”和“十二运”期间的医疗救援、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保障工作。本着“提前介入,预防为主;全程监管,重点监督;协调一致,市区联动”的工作原则,成立了医疗急救组、疾病预防组、卫生监督保障组。主要做法:一是根据市医疗服务保障领导小组的安排,抽调34名医德高、技术精、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组建xxx区医疗服务保障队伍,完成14个接待酒店、2个比赛场馆的医疗
急救任务。抽调3辆救护车、20名医护人员组成担架队参加十二运开幕式、闭幕式的医疗保障任务;二是组织开展对比赛场馆、餐饮住宿酒店周边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开展各种传染病的监测,病媒生物监测和控制;三是根据11个餐饮住宿接待单位和5所学校运动员驻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接待单位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卫生监督人员进驻接待单位,对食品加工进行全程监管,对公共场所卫生设施开展巡回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确保做到“三个不发生”(不发生食物中毒责任事故,不发生公共场所危害事件、不发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圆满完成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的安全保障任务。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已初步建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应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距自治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示范旗县创建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向先进旗县(区)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我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
xxx市xxx区卫生局
二○一○年八月十五日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文秘课堂网 www.youdianweidao.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