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某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XX县地处辽东山区,全县下辖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4.8万。
一、脱贫攻坚工作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我县共有53个重点贫困村,有在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05户20013人(其中备案处理3163户7938人),分布在14个乡镇187个行政村。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来抓,通过深挖致贫根源,梳理出区位性、结构性、资源性、历史性和思想性贫困五大原因,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在各项政策的叠加作用下,我县已实现8718户19601人脱贫,53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县摘帽。
二、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注重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
1、理清工作思路。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总要求,准确把握群众期盼,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方向,绘制好脱贫“作战图”。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省市工作要求,以“增收、节支、保障”为三条主线,实施“一号工程”,找准“两个节点”,构建“三大体系”,建立“四项机制”,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合力推进、务求实效,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实施“一号工程”,就是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责任,把脱贫攻坚确定为书记工程,构建“一把手”抓扶贫工作格局;找准“两个节点”,就是紧盯贫困县摘帽和与全省一道步入小康社会两个“目标节点”,分年度制定减贫计划和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有序推进;构建“三大体系”,就是紧扣组织领导、执行推动、落地见效三个方面工作要求,统筹县、乡、村三个层面工作体系,全力抓实扶贫脱贫重点任务;建立“四项机制”,就是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责任机制,建立跟踪督查、实绩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队帮扶的驻村帮扶机制,建立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动精准扶贫的党建保障“四项机制”。
2、完善责任体系。为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对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进一步充实力量,实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XX,县委副书记、县长XX担任。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责任体系,制定《清原满族自治县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县委县政府、扶贫巩固提升专项工作推进组、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四级责任,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实现责任链条闭环管理,无缝对接。
3、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向状态发力,结合清原实际,将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创造性提出组织部与扶贫办合署办公,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工作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相融相促。采取双挂制,即县扶贫办主任挂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全面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及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不断调优配强脱贫攻坚领导力量。县委组织部主抓基层组织建设副部长挂职扶贫办副主任,围绕脱贫攻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协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制定“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的“1+1+1”模式,以基层党建工作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决打赢更高质量、更具成效的脱贫攻坚战,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为切实提升行业部门抓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县财政局、发改局主管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副局长挂职县扶贫办副主任,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省市对我县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全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市得到推广。
4、健全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10个巩固提升专项工作推进组和1个督查组的“10+1”工作格局,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分管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各负其责。建立工作协调制度,推进组牵头单位每周向分管县领导汇报一次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每半年县委常委会开展一次专题述职。2018年以来,县委常委会、书记专题会、县长办公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20次,县委书记、县长亲自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工作调度会25次,召开脱贫攻坚相关推进会、培训会30余次,县四家班子领导带头包村入户,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实。强化监督考核,制定了《扶贫攻坚实绩考核办法》,增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考核权重,确保乡镇主要领导安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
(二)强化党建引领,夯实脱贫基础
只有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才能真正形成工作合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动力和保证。因此,县委坚持党建统领、党政同抓,不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
1.夯实责任,扛起脱贫攻坚“千斤担”。县委明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什么理由都不是理由”,并明确要求,除因特殊情况,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前,要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回头看”和问题集中整改,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加全面、更可持续、更加精准、更高质量实施方案》、《关于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意见》,明确了从党政班子成员到乡、村干部的具体责任,将脱贫攻坚责任进一 ……此处隐藏2620个字……考入普通高效贫困学生救助工作,年初以来共救助23人,救助金额3.6万元。
三是打好健康扶贫组合拳。制定了《2018年XX县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筹集了1410万元(健康扶贫专项资金560万元、民政医疗救助金650万元、扶贫医疗救助金200万元),为全县贫困人口提供健康扶贫政策保障。清原县健康扶贫政策施策以来,县定点医院“不分病种”共收治贫困患者865人次,其中民政的低保、五保住院患者477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住院患者388人次,住院总费用368.69万元,实际兜底总费用349.42万元。全县建档立卡重大病贫困患者425人,救治覆盖率达100%。此外,清原县建档立卡慢病贫困患者有2446人,完成个性化慢病签约率达100%。同时,制定了《XX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殊病种患者长期服药补助实施方案》,进一步解决建档立卡贫困特病患者的服药经济负担。
四是强化低保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703元提高到4018元。8月起县民政局按照《关于开展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集中排查行动的通知》文件,县民政局开展对全县农村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户进行集中排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通过两个月的排查共有建档立卡户38户,45人被新纳入农村低保保障,截止目前全县共有2966户4835名建档立卡户纳入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范围,为进一步实现低保户、特困户精准管理夯实了基础,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应保尽保提供保障。截止目前,全县共发放农村建档立卡户低保金1240万元,发放农村建档立卡特困供养金16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01人次7.6万元。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整合项目、整合资源、整合力量,扎实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两项工程,抓好打基础、利长远、改环境、惠民生的工作。2018年投入资金1059.6万元,实施贫困村文化中心、广场、村部、村卫生室、安全饮水等项目120个,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4、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一是开展驻村帮扶。按照“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合力帮扶、整体脱贫”的思路,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扶贫开发进程。317名省市县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全覆盖帮扶我县188个行政村,这些部门、单位和个人根据自身的职能和行业特点,为重点村贫困面貌的改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XX镇三胜堡村的驻村帮扶单位省总工会针对村里产业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实际,投入扶贫资金200多万元,协调筹集各方资金400多万元,建立2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肉牛养殖133头,带动145名贫困户脱贫。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派出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各级选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在各自岗位上争前列、站排头,为百姓干实事做好事,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截至目前,全县317名选派干部共征求意见968个、办好事实事503件、化解矛盾纠纷288个、协调和投入资金2673万元。
二是发挥人大、政协监督作用。聚焦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县人大、县政协主动制定年度视察和民主监督工作计划,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年度视察督查的重要内容,深入村、组、企业和农户开展督查调研,收集整理来自基层一线的问题。县人大成立5个工作组,深入到全县14个乡镇,走访视察了农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扶贫基地等49个项目,累计召开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乡村干部、产业大户、市县代表参加的座谈会15次,并就有关问题向14个县直部门征询了意见。累计梳理问题10项,已办结5项,其余5项正在组织实施。县政协成立了惠民扶贫监督组,对脱贫攻坚工作推动情况进行民主监督,深入部分扶贫产业项目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部分贫困户了解政策落实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和促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参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结合省委书记XX、省长XX等省市领导来清调研指示精神,坚持目标导向,在 “准、实、深”上下功夫,全力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各项指标在年底前保质保量完成。
1、确保对象精准,夯实扶贫基础。继续严把入口关,坚持公正客观,完善准入机制,让真正的贫困户享受政策关怀,不让不符合条件的人有机可乘。严把出口关,按照贫困户的退出标准,严密工作流程,规范档案管理,做到“程序规范、数据真实、档案完整、过程透明”,确保贫困退出经得起检验。
2、抓好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果。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任务,持续推动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化。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因村因户精准施策制定产业扶贫计划,每名贫困户有叠加产业项目覆盖。扶持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产业基地,鼓励采取入股分红、委托经营等多种模式,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加收入,实现变股东100%。
3、落实行业扶贫,做好精准保障。继续整合涉农资金,加强贫困村、薄弱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危房改造收尾和排查工作,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落实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政策,促进其家庭稳定增收;发挥健康扶贫政策叠加作用,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做好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低保兜底等工作
4、汇聚社会力量,助力精准脱贫。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努力构建大扶贫格局。统筹调度各方帮扶力量,确保帮扶资源精准到村到户,发挥帮扶资金和项目最大效益;支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工作,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强化智力扶贫、士气提振,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和动力。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文秘课堂网 www.youdianweidao.com 版权所有